清代開筑的一條山間小道。位于鶴城鎮(zhèn)與宅梧鎮(zhèn)交界的皂幕山系的彩虹嶺上,橫跨皂幕山東西兩側,全長約15千米,最高處海拔660米。清雍正十年(1732)至清乾隆六年(1741)間,因雙橋都(今宅梧鎮(zhèn)、雙合鎮(zhèn))與附城都(今鶴城鎮(zhèn))中隔皂幕山,來往不便。鶴山首任縣令黃大鵬倡議鑿山筑路,此道筑成后,兩地路程由80里縮短為30里,成為兩地交往的必經之路,黃大鵬以書題“彩虹嶺”3字刻于古道中段石崖上,現仍保存完好?!安屎缦φ铡睘辁Q山舊八景之一。
清代開筑的一條山間小道。位于鶴城鎮(zhèn)與宅梧鎮(zhèn)交界的皂幕山系的彩虹嶺上,橫跨皂幕山東西兩側,全長約15千米,最高處海拔660米。清雍正十年(1732)至清乾隆六年(1741)間,因雙橋都(今宅梧鎮(zhèn)、雙合鎮(zhèn))與附城都(今鶴城鎮(zhèn))中隔皂幕山,來往不便。鶴山首任縣令黃大鵬倡議鑿山筑路,此道筑成后,兩地路程由80里縮短為30里,成為兩地交往的必經之路,黃大鵬以書題“彩虹嶺”3字刻于古道中段石崖上,現仍保存完好?!安屎缦φ铡睘辁Q山舊八景之一。
附件:
相關稿件:
主辦: 鶴山市人民政府 承辦: 鶴山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鶴山市網絡信息中心
粵ICP備05080285號-1 粵公網安備44078402440793號 網站標識碼4407840001